【师者】博瀚:从课桌到讲台,他架起一座从中国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桥梁

中文专业出身,中国求学数年,在上外从学习到任教,上外乌兹别克语外教博瀚用自己的力量构建了一座上海到撒马尔罕的文化桥梁,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丝绸之路”。

人物 | 华旦班玛:《纽约时报》的棒球传奇,立志回乡的上外学子

第一位被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亚太区发展中心选中并获得6年全额奖学金的藏族学生,第一位被《纽约时报》杂志刊登的藏族运动员,第一位考进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藏族高水平棒球运动员,第一位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国家奖学金的上外学子,中国第一部棒球教育型电影《棒球传奇》的主人公原型。

上外教授皮细庚荣获“中国日语教育终身成就奖”

在2019年11月1-3日举行的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2019年度学术大会暨日本学研究国际研讨会上隆重举行了第二届“中国日语教育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该奖项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和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共同颁发,我校皮细庚教授获奖。迄今为止,全国共有九位日语教育界前辈获此殊荣,其中我校有三位,分别是王宏教授、谭晶华教授、皮细庚教授。

追忆 | 这位上外人与苏联摄影队同登天安门观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北京,秋风萧瑟。吴堉特地换上笔挺的卡其色长风衣,黑色礼帽配手套。出席重要活动时,她还习惯喷少许香水。

回眸 | 朱威烈:从我的学术经历谈外国语大学的学科建设

我在上外工作生活稳定,自大学毕业进入上外后,职务虽有变动,却始终没有脱离以阿语专业为基础的业务工作。学习阿语专业的人怎么才算“术业有专攻”呢?

回眸 | 虞建华:上外“中师班”的似水年华

我于1976年在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留校,进英语系任教。经过几年见习,高校开始招收研究生时考入本校,1983年硕士毕业被调整到刚刚成立的英语二系。

回眸 | 卫茂平:在中国的高考和在德国的论文

人生回忆,有苦有甜。不管怎样,能被记起的,多属难忘之事。要写“改革开放40年来最难忘和最具代表性的亲身实例”,其中“最难忘”之语,点到回忆实质。

回眸 | 陆经生:助力中国西班牙语教学的快速发展

我于1997年受聘为教育部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班牙语分委员会主任,并于2002年、2007年、2013年三次连任,至今已逾20年。

回眸 | 梅德明:新时代英语课程改革之凝眸

40年的教书生涯,往事并非烟云;40年的教改经历,昔日依然在目。回眸过来的历程,展望未来的前程,更加珍惜当下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发展。

【师者】赵璧:传“译”之道,架“爱”之桥

她,曾在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多个英语国家访学;她,带领学生成立了“英华口译社”,指导多名学生在全国口译大赛中获奖;她,是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翻译有‘道’”的主讲人之一,一直走在翻译教学的前沿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