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她,曾在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多个英语国家访学;她,带领学生成立了“英华口译社”,指导多名学生在全国口译大赛中获奖;她,是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翻译有‘道’”的主讲人之一,一直走在翻译教学的前沿;她,因为深爱,所以留在上外,只为守住一方温情传统,传承一种人文关怀......她就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优秀教学奖二等奖的获得者,来自英语学院的赵璧老师。
匆匆流年,步履不停
“动力与坚持,我的制胜法宝。”
每当谈及自己在上外的求学经历,赵璧老师总说“那是一个充满挫折的过程”。初入上外的她并不像其他同学一样拥有扎实的英语功底,每一堂英语课对当时的她来说,都是无比紧张和痛苦的过程:听力听不懂,口语不过关,分数比不上他人……每次的打击都让她感到自己的渺小。但她从来没有放弃,“我当时无非就想着‘看来我还得再努力点’”,她笑着说。
大学的前两年时间里,她付出了比别人多出几倍的努力。精读泛读不行?那就每天泡图书馆,“朝九晚九”地加大阅读量。听力听不懂?那就利用睡前的安静时段躺在床上听,往往第二天早上醒来录音机的电池早已耗尽。口语不行?那就自己和自己对话——想象出一个小世界,一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英语模拟各种情景交流……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大二的专四考试,虽然赵璧老师因一分之差与优秀证书擦肩而过,但却让她有了对自我的重新认知。她发现,自己早已不再是原先的自己,与班里的优秀生差距也在不断地缩小。而在这个不断进步的过程里,motivation(动力)和perseverance(坚持)就是她战斗的制胜法宝,“我觉得人生就这两个词,一个是motivation,就是我是不是真心想做这件事;另一个是perseverance,就是我能不能坚持下去。即使有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我觉得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十件事情里我能做成八、九件。”
而今,当年那个不自信的女孩终于战胜了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立三尺讲台,育桃李芬芳。
国外访学,打破语言枷锁
“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个坚持听到最后一堂课的访问学者。”
自2003年3月任教至今,赵璧老师一直担任上外本科生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工作期间,学校提供的出国访学机会也逐渐增多。赵璧老师坦言自己很愿意尽己所能去争取每一次的出国访学机会。因为在她看来,每一次长期的国外访学都可以让她充分浸润到外语环境中,提高自身能力。
赵璧老师曾于2007年赴新西兰基督城理工学院交换学习一年,期间获得了剑桥成人英语教育证书(CELTA);2010年,她作为青年访问学者,赴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半年;2015年,赵璧老师再一次踏上了异国访学的旅程。这一次,她去的是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并在那儿留下了一年的宝贵回忆。
渥太华大学是一所以“双语”著称的大学,翻译专业的很多课程都以双语方式授课:老师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用英语或法语授课和交流,常常上一句话还在讲英语,下一句就“无缝切换”到了法语,这着实让完全听不懂法语的赵璧老师感到无助。
但她没有放弃。怀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她登录教学系统提前把每堂课的课件和阅读材料都下载下来,然后用机器翻译把所有法语内容翻译成英语进行学习。本科生每个学期一般只修3-4门课程,但赵璧老师有一学期却旁听了5门课,学习量比学生还要多。到了期末,赵璧老师向允许她旁听课程的授课老师表示感谢,但那位老师却说,“来这儿访问的中国学者很多,来旁听的也很多,但基本上听一两节就不见了。一直坚持听到最后一节课的,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个。”
赵璧老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参加“META六十周年”学术会议
也恰恰是这段经历,让赵璧老师对翻译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回国后,她积极参与上外翻译技术实验室建设,并为本科学生开设了翻译技术的选修课程。“之前是你知道它(翻译技术)在那里,但不大用它,所以没有什么感情,它在你心里就像一个路人甲。但跟它长期接触了之后,特别是它又帮了你那么大的忙,你就会觉得它很有用,应该好好加以利用。”
互联网时代,翻译的新挑战
“那些翻译得像机器一样的人才会被机器替代。”
赵璧老师曾参与“翻译有‘道’”网课的授课,向全国的学生介绍翻译。她希望通过这个课程让其他专业的学生有机会了解翻译,学会鉴赏语言的复杂与精妙,领略语言背后的文化的博大精深,跳出对语言成规般的狭隘理解。
赵璧老师在上“翻译有’道’”直播见面课
当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翻译已经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翻译职业是否会被技术取代,不仅为大众关心,同样也让学习翻译的同学有些许忧心。作为专门研究翻译技术的教师,赵璧老师却通过自己的课堂给大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在最近开设的“翻译与技术”课上,赵璧老师让同学们亲自对机器翻译进行评测和练习译后编辑,使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机器翻译的不足:机器翻译无法辨别一词多义、没办法发现原文出错的问题、还不能适应多风格的文章......了解这些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不再担心被机器翻译抢“饭碗”了。
赵璧老师和助教给同学们上“翻译与技术”课
“机器翻译傻的地方有很多,但我们得有那个眼光指出它的傻。如果有些机器翻译傻的地方你却看不出来,那你就和它一样傻了。”赵璧老师如是说。机器翻译技术问世之后,貌似降低了翻译的难度,但实际上却是提高了对译者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夯实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功底,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才能发现机器翻译的错误,同时去理解机器所不能理解的人文情感。
在她看来,人的思想是无限的,而机器的能力却是有限的,不论性能多么先进,机器始终无法探究人类浩瀚的思想世界,凌驾于思想之上。
英华口译社,一个新开始
“这个小团体能慢慢地塑造一种精进的口译文化。”
每年的全国口译大赛都吸引了大批高校学生参赛。但是,在这样重大的赛事里,此前却少见上外学子的身影。“我觉得我们学校还是有很不错的苗子,但是如果纯粹让他们靠兴趣、靠毅力去参与比赛,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是不太可能突破重围的。” 于是赵璧老师萌生了成立口译社的想法。
去年,在学校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英语学院掀起一波建设学术性社团的风潮,以此为契机,赵璧老师牵头成立了英华口译社。当时正赶上第七届全国口译大赛报名,赵璧老师联合其他几位从事口译教学的老师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比赛,并以通过初赛和复赛的学生为基础招到了第一批新社员。
英华口译社成立仪式
谈到口译社的日常训练模式,赵璧老师表示“摸索了很久”。她说,最开始的一年,口译社的老师们每周一晚上都会对学生进行培训。但在上学期招新时,却碰到了一个问题:新学员口译水平没办法和老学员持平,如果培训难度降低,不利于学生参加比赛;如果培训难度提高,新学员就会跟不上。最后老师们讨论决定,根据学员的水平、年级、空闲时间,把学员分为五个小组,由五位老师分别带组,进行小组式的常规训练;在大赛复赛前夕,将能够进入比赛的学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中式赛前培训。
英华口译社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过去两年里却在华东地区赛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虽然很遗憾与全国总决赛失之交臂,但赵璧老师有信心,经过几年的坚持和积累,英华口译社会取得更高的成就。当然,她也说,相比于纠结比赛成绩的高低,她更希望同学们关注学术社团带来的意义,“我觉得通过这个口译社,能够让更多对口译感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在这个小团体里,他们能够感受到口译的文化魅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精进口译的动力。我觉得口译社带来的意义,是比拿任何一个奖项都更加重要的。”
情系上外,续写SISU篇章
“我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
现在回忆起求学在上外的时光,赵璧老师有太多的感触,那一段青春仿佛还在昨天——“那时候学生数量比现在少,选修课也不多,生活没有那么丰富,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社团活动。学校虽然面积很小,但那时候,马路对面的鲁迅公园好像就是我们的后花园。”“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接收到了好多老师的爱,特别舍不得他们,所以我不能离开这个地方。”想要回馈自己在上外收获的爱,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因此,毕业后赵璧老师选择留在了上外。时至今日,每当和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在同一间办公室里一起备课,她都会感觉自己被一种熟悉的幸福感所包围:融入这样一种充满爱与温情的人文传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赵璧老师(左)获上外2018年度优秀教学奖二等奖
如今,赵璧老师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一滴地回馈上外这所记录了她酸甜苦辣的学生时代与教学经历的学校。寄语上外学子,她希望同学们能够主动寻找机会,通过各种社团活动、交流活动和实习实践经历锻炼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在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人生百态,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是笔非常宝贵的财富。经历丰富了,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就会不一样,你就会多替别人考虑,而不仅仅只从自己局限的角度去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