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公元25年-220年)杨孚所著《异物志》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涨海”为我国古代对南海的称谓,“崎头”则为我国古代对海中岛礁的称呼。[详细]
编纂于宋代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7—983年)的《太平御览》中有多条《南州异物志》佚文,其中一条为:“句稚,去与游八百里,有江口,西南向,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其中,“涨海”指南海,“崎头”泛指南海岛礁,“磁石”泛指暗沙、暗礁。[详细]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先民对南海和南海诸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自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南海诸岛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命名。[详细]
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任桂林通判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以“长砂”(长沙)、“石塘”统称南海诸岛。[详细]
南宋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所著《诸蕃志》不仅记载了千里长沙、万里石床的方位,而且对其海域的危险性进行了描述。[详细]
中国是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经营和管辖南海诸岛的国家。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南海问题的国际法理
中国是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经营和管辖南海诸岛的国家。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