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网
English
首页 考古发现

西沙群岛的考古工作

字体: 打印

其他重要发现还有:北礁明初郑和船队沉船的历代铜钱,包括秦代半两、唐代开元通宝、北宋太平通宝、南宋建炎通宝、金代正隆元宝、元代至大通宝、大义通宝、大中通宝、明代洪武通宝、永乐通宝等;金银岛的清代与庙宇建筑有关的石雕,石狮、石柱、石屋脊、石飞檐、石磨、石供器座等。

两次西沙群岛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成果表明,至少在南朝时期,我国广东内地的居民便已经驾船出海,在北礁留下日常生活用具。唐代至宋代,甘泉岛上有了长期定居的居民,他们使用与广东内地居民相同的生活用具,从事渔猎生产。


2.1991年王恒杰西沙群岛调查

中央民族大学王恒杰教授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边疆历史考古学家,他为我国南海诸岛的历史与考古、调查研究工作做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1991年5月至6月,出于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他对西沙群岛的永兴、石岛、中建、琛航、广金、金银、甘泉、珊瑚等岛的岛面、海滩及附近的礁盘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最重要的收获是在甘泉岛西北端发现了史前时期的遗存,这是由3件褐色夹砂陶陶瓮套接而成的瓮棺,因为掩埋距离地表较近,加之近代活动频仍,3件陶瓮破损严重,已无法复原。瓮棺附近还清理出褐色夹砂陶甑1件,磨制有肩石器1件。此外,在该遗址还采集到磨制梯形石斧、磨制小石斧和泥质红陶网坠各1件。这批遗物的年代被认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海南岛出土的同类遗存文化性质相同,3件陶瓮套在一起作为瓮棺,还见于海南陵水。

甘泉岛上采集到的战国至汉代遗物也是本次调查的重要收获,主要遗物有轮制泥质灰陶弦纹水波纹横耳瓮残片,与广东省广宁县铜鼓岗战国墓葬出土陶器的质地纹饰相同;另有泥质灰陶方格纹米字纹陶瓮残片、泥质桔黄陶弦纹罐残片等,这些压印纹硬陶残片与广东珠三角地区及海南岛所出的印纹陶相同;还采集到锈蚀严重的汉代残铁铲1件。本次调查工作除甘泉岛的收获外,还在其他岛屿发现了若干魏晋至明清历代的陶瓷器标本。

3.1996年西沙群岛文物调查

1996年4月至5月,考察队对西沙群岛所属的18座岛屿、4个沙洲和4个环礁进行了陆上和水下调查,在其中15座岛屿和3个沙洲上共获得以陶瓷器为主的文物标本近1300件。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文物调查对中岛、中沙洲和西沙洲等以往未曾工作过的岛洲进行了调查,并在北礁、浪花礁、华光礁、羚羊礁以及珊瑚岛、金银岛附近海域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共发现8处遗物点,打捞出约500件古代文物。此次调查工作为日后的大规模水下考古工作做好了前期工作。

在此次调查获取的标本中,珊瑚岛的青白釉小瓶、南岛的刻花瓷盘及金银岛的青釉注壶,与广州西村皇帝岗宋代窑址所出同类器相同;北礁水下打捞的青釉双鱼洗、圈足大盘等器物为元代龙泉窑产品;南沙洲发现的清代青花瓷器系产自广东地区、福建德化窑和江西景德镇民窑。

分享

图片视频 南海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