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中国人民就开始在南海上航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航海和生产实践中,发现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公元2世纪初,东汉杨孚《异物志》中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缘于频繁涨潮而得名。“崎头”则是当时对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谓。
三国时代(公元220~280年)
三国东吴丹阳太守万震所著《南州异物志》,在记述汉代从马来半岛到中国大陆的航行路线时,有“……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的记载。这里的“磁石”指的是南海诸岛当时尚未露出水面的暗沙和暗礁,由于船只碰到这些暗礁往往会搁浅遇险,无法脱身,故称为磁石。
公元3世纪初,东吴将领康泰与朱应一起被派到扶南(今柬埔寨一带)等国,在其所著的《扶南传》中,对南海诸岛的形态和成因作了相当精确的描述:“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唐代(618~907年)
789年(唐贞元五年),据南宋福建泉州舶司提举赵汝适在1225年所著《诸蕃志》记载:“……贞元五年,以琼为督府,今因之。…至吉阳(在今三亚市),乃海之极,亡复陆涂。外有洲,曰乌里,曰苏吉浪,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记载了唐朝时在海南设立督府,并对南海诸岛进行了描述。
宋代(960~1279年)
1044年(宋庆历四年),北宋仁宗皇帝亲作“御序”的《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朝廷“命王师出戍,置巡海水师营垒”于广南(即今岭南地区),“治肋鱼入海战舰”,“从屯门山用东风西南行,七日至九乳螺洲(即今天的西沙群岛)”。这表明北宋朝廷已将西沙群岛置于其管辖范围内,并派出海军“战舰”去该处巡逻。
1225年(宋宝庆元年),南宋福建泉州舶司提举赵汝适所著《诸蕃志》序中提到一张标有南海诸岛的海图——诸蕃图,并称此图“有所谓石床(塘)、长沙之险”。
元代(1206~1368年)
1293年(元至元三十年),据《元史·史弼传》记载,至元三十年初,元将史弼率领海舟千艘,“发泉州……过七洲洋,万里石塘,历交趾、占城界。”记载了元朝水师对南海诸岛进行了巡辖。
1349年(元至正九年),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中有“石塘之骨,由潮州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越海诸国,俗云万里石塘。......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其中“万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
明代(1368~1644年)
1402年(明建文四年),朝鲜人李荟等依据中国元代舆图所绘制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中,在南海从东北向西南依次标注“石塘”、“长沙”、“石塘”。从图中标绘的位置看,前一“石塘”指东沙群岛,“长沙”指西沙群岛,后一“石塘”则指南沙群岛。
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中记载了中国海上航行与途经岛屿:“船若近外罗,对开,贪东七更船,便是万里石塘,内有红石屿,不高”。此处“万里石塘”指西沙群岛。
1405年~1433年(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郑和七下西洋。在著名的《郑和航海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中,明确标出南海500余个地名,其中属于我国部分的地名约200个,并将南海诸岛分别标为“石塘”、“万生石塘屿”、“石星石塘”。
1511年(明正德六年)前后,王佐所著的《琼台外纪》一书记载:“(万)州东长沙石塘,环海之地,每遇铁飓挟潮,漫屋渰田,则利害中于民矣。”表明当时我国渔民不仅将南海诸岛作为从事渔业生产的基地,还在岛上修屋造田,从事农业生产。
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唐胄编纂的《正德琼台志》“疆域”条中记载“而琼之东,则匝大海,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明确指出西沙、南沙群岛在我国的疆域范围内。
1617年(明万历四十五年),张燮编撰的《东西洋考》记载:“舟过此极险,稍贪东便是万里石塘”。此处“万里石塘”指西沙群岛。
1637年(明崇祯十年),施永图编著的《武备秘书地利附图》明确将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
明代《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铭》记载:“广东濒大海,海外诸国皆内属”,“公统兵万余,巨舰五十艘”,巡逻“海道几万里”。表明明代海南卫已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更路簿》是明清以来我国渔民进行渔业生产等活动的航海指南,它记载了渔民航行西沙和南沙群岛各岛礁间的罗盘方位和更数,其中记述了海南渔民对南沙群岛的习用地名70多处及其具体方位,记录了南沙各岛礁间的更路100多条。
清代(1644~1911年)
清代初期编纂的《指南正法》,记载有“万里长沙”、“万里石塘”。这里的“万里长沙”指南沙群岛,“万里石塘”指西沙群岛。
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李琰修纂的《万州志》记载:“万州有千里石塘、万里长沙”。表明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当时属广东省琼州府万州(今海南省万宁、陵水县境)管辖。
1710年~1712年(清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清代乾隆年间的《泉州府志》记载,广东水师副将吴陞曾率领水师巡海,“自琼崖,历铜鼓,经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视”。这里所称的“七洲洋”即今天的西沙群岛一带海域,当时由广东水师负责巡逻。
1724年~1817年(清雍正二年至清嘉庆二十二年),清朝政府将南海诸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并对南海诸岛行使管辖。1724年(雍正二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55年(乾隆二十年)《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10年(嘉庆十五年)《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许多地图均将南海诸岛列入中国版图。
1730年(清雍正八年),陈伦炯编著的《海国闻见录》记载:“至琼海万州,曰万里长沙”。在其附图《四海总图》标绘有“气”、“沙头”、“长沙”、“七洲洋”、“石塘”等地名,此处“气”、“沙头”指东沙群岛,“长沙”指中沙群岛,“七洲洋”指西沙群岛,“石塘”指南沙群岛。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严如煜编纂的《洋防辑要》一书,将南海诸岛标绘在《直省海洋总图》中,并将表示西沙群岛的“九乳螺洲”和“双帆石”明确标绘在《广东洋图》之中,列为我国海防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