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祁源巴特尔:寻找自我,《寻找<姜椿芳>》

2019年04月03日

2018年12月28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史剧《寻找<姜椿芳>》温暖首演;2019年3月5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寻找<姜椿芳>》感动回归。当剧中的老校长用历尽沧桑的声音激昂地朗诵着高尔基的《海燕》时,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老校长行动的间风骨巍然,诵读间的气运乾坤,舞台上的卓然风采,打动了现场所有人。大家不禁在问,这个演活了老校长的小伙子究竟是谁?

他就是祁源巴特尔。

一个满怀热爱的缓行者:根植生活,且歌且行

“如果用一句话简单比喻,祁源巴特尔就像是从西北高原上吹来的风。他是非常自由的、个性的,但同时也是质朴的、本真的。虽然像是从高空中拂过,实际上却与大地紧密相连。”

——上外飞那儿话剧社成员林依诺

初见祁源巴特尔,很难把这个个子不高的英语专业大四男生和剧中的老校长联系起来。活泼机敏,想必是很多人见到他的第一印象。在朋友眼里,来自青海的祁源巴特尔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吉他、摄影、足球、诗歌、哲学都是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自己的热爱,他从不浅尝辄止:热爱阅读、涉猎广泛,谈起艺术和哲学的话题,他都能滔滔不绝地讲起个人的见解;喜欢踢球,就一路跟着学院的足球队踢了四年,风雨无阻……在社交媒体上,祁源巴特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性本爱丘山”这样的形容:偶尔两句荒诞的打油诗,一个在绿茵场上快乐奔跑的身影,一个在湿地旁摁下的快门……

祁源巴特尔.webp_副本.jpg

祁源巴特尔

在拥挤的上升洪流中,几乎所有人都在拼搏着逆水行舟,而祁源巴特尔在其中看起来是个十分特殊的存在:扎根生活,热爱生活,并用心践行着自己的热爱;不慌不忙,不争不抢,更愿意给自己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想象、去积累、去创造。这份热忱与淡定,是这个时代里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自由自在、快乐无拘,放浪形骸之外,同时坚定地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这是我们所认识的祁源巴特尔。 

一个演员的诞生:暴露自己,消融自我,连成一片炽热

“就好像黑暗里的萤火,四周漆黑一片的时候看到他人的真诚,可只有把自己点亮暴露,才能连成一片炽热。” 

祁源巴特尔自幼就对戏剧表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迈入大学校园之后,他不舍戏剧梦想,也从未停止对戏剧的热爱,并进行了多样的实践探索。他曾作为副导演参与制作学院莎士比亚戏剧《仲夏夜之梦》,演出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祁源巴特尔总觉得不太习惯——“那时候,我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后来他意识到,是演戏扩充了自己原有的情感表达空间。于是,在大四上学期支教保研后,他正式成为了上外飞那儿剧团的一员,他以演员的身份参加的第一次正式演出,就是校史剧《寻找<姜椿芳>》。

作为一个刚进入“飞那儿”剧团的“小飞”,祁源巴特尔一开始选择参演校史剧,更多是兴趣使然。“我想再多做一点尝试。”  这一次,祁源巴特尔这样一部宏大的校史剧,排演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但是,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去,祁源巴特尔也生出了很多新的感悟与收获。

祁源巴特尔参与校史剧排练.webp_副本.jpg

祁源巴特尔参与校史剧《寻找<姜椿芳>》排练

排练中,令祁源巴特尔印象深刻的就是“封闭排练”了:在首演前一周,演员们都住在研究生公寓里,这让演员能在繁忙的课业中挤出更多排练时间,也给了演员们更多宝贵的相处时间。排练之余大家会夜聊,置身黑暗,去聆听、倾诉各自对角色的理解。

“就好像黑暗里的萤火,四周漆黑一片的时候看到他人的真诚,可只有把自己点亮暴露,才能连成一片炽热。伴随着彼此之间信任的建立,强大的自我慢慢消失了,才真正开始明白‘真听,真看,真感受’的意义,才真正算是开始在舞台上彼此‘交流对话’。”祁源巴特尔把这次的演出看作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他渴望这次能有机会把自己的表演当作自己评判的对象。

校史剧剧照.webp_副本.jpg

校史剧《寻找<姜椿芳>》剧照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追寻:走进老校长的精神世界

“姜校长的格局实际上相当大,效仿启蒙运动创建大百科全书其实不仅仅在于对中国人的启蒙,它更重要的意义可能在于对整个世界文明的交流与提升,是一种相当宏大而且理想化的精神。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这种精神真的很触动我。” 

谈到这次出演校长的历程,祁源巴特尔也表达了他的喜悦和感触,“整个剧的排演过程也是我作为一名上外人对老校长、对上外历史的理解过程”,祁源巴特尔谈道。

一开始他对那段历史、对老校长知之甚少,排练中主要以磨练表演技艺为重点。后来,随着表演调查功课的逐步深入,他逐渐了解到老校长的生平,了解到姜椿芳先生在不同人生阶段中的经历,“老校长”的形象在他心目中逐渐立体起来:一个勤奋好学的儿子、一个热血爱国的青年、一个矢志建校育英才的教育家、一个译笔生花传文化的翻译家、一个坚定著书启民智的“中国现代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人”等多种形象……就这样,祁源巴特尔真正尝试去体会那个时代,领悟姜校长的思想、情怀,他“真正地”走进了老校长的世界。

祁源巴特尔在校史剧中饰演姜椿芳.webp_副本.jpg

校史剧《寻找<姜椿芳>》剧照

 

他逐渐认识到,自己出演的人物是一个憧憬理想世界、心怀大局的理想主义者、实践者。老校长“效仿启蒙运动创建大百科全书其实不仅在于对中国人的启蒙,它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对整个世界文明的交流与提升,是一种相当宏大而且理想化的想法。从这个角度看,姜校长不仅在憧憬一个理想世界,还真正地为了救世去实践、去燃烧自我,这种精神真的很触动我。”谈起自己对姜椿芳校长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巴特尔的言语神情里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崇敬与向往。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正如演员祁源巴特尔在剧中所言,饰演老校长,关键不在于外貌体态上的相像,而是精神的传承。以祁源巴特尔为代表的上外人,在上外精神的滋养下成长,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上外的情怀,他们的精神里内嵌着上外的基因。对上外人来说,探寻老校长的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外向的寻找,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探索与挖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哪里,我们向何处去。

寻找姜椿芳的过程,也就是上外人寻找自我的过程。

寻找自我,《寻找〈姜椿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