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声之杨希钺教授-我与俄语的故事

2018年12月03日

杨希钺教授2_副本.jpg

杨希钺,1935年生,江苏镇江人,195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研究生班,并留校任教。1957年-1979年,担任俄语实践课教学、编写教材、资料室和系办公室教学秘书等工作;1980年-1992年,先后担任俄语系苏联问题研究室副主任、上外苏联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92年-1996年担任上外国际问题研究所常务副所长;1987年-1999年,先后担任《苏联问题参考资料》、《苏联研究》、《国际观察》杂志主编。曾任中国苏联东欧学会理事、上海市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

 杨希钺教授1952年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当时的上海俄文专修学校)学习俄语,而后读研、教书、做科研、办学术期刊。在这六十多年的时光里,他与上外一同成长,见证了上外从上海俄文专修学校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转变,亲历了上外从只教俄语到教授多语种再到发展复合型专业的变迁。尽管年逾八旬,谈及这几十年来学习和工作的点点滴滴,杨教授仍神采奕奕,满怀激动。


1952年杨教授进入上外(俄专)学习俄语时,正值中国实施“一边倒”政策,急需俄语人才。上外大规模招生,培养俄语翻译人才和师资。在三年的本科学习后,杨教授通过选拔考试进入研究生班。当时的研究生班由苏联专家教授课程,考试基本是口试形式。上外学习氛围浓厚,大家学习劲头十足,晨读蔚然成风,就连平时交流也尽量多地用俄语进行。除了良好的学风,互相帮助的氛围也很浓厚,同学们年龄、学习能力、接受程度等方面差异较大,就自行结对,在学习中互相促进。学习之余,大家还会一起跳交谊舞、参加运动会,整个学习阶段十分充实精彩。

1957年杨教授从研究生班毕业后,便开始从事教学工作,直到1979年。在这二十年间,杨教授从事过各年级的俄语实践课教学。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此后杨教授调入苏联问题研究室,开始专职从事研究工作。

 在这段研究工作的过程中,杨教授印象最深的是学术期刊《国际观察》的一系列改名和扩版过程,因为这里倾注了他许多的心力。该期刊的前身是1980年创刊的《苏联问题参考资料》,杨教授于1987年成为主编。1990年,期刊改名为《苏联研究》,而在1991年底,期刊和苏联研究所同时遇到了一个问题——“苏联”不复存在。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到上海每年仅有的几个刊号名额,当时身体状况并不理想的杨教授放弃了学校提供的暑期疗养机会,各方奔走劳碌。功夫不负有心人,期刊终于按原定计划出版。时至今日,改名后的《国际观察》已成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在我国国际问题研究学界占据一席之地,影响力与日俱增。“对这本刊物我是很有感情的,到现在还很关心,等于像一个小孩,从诞生到成长到成熟、壮大,这个过程我全看到了。”杨教授言语之中难掩自豪之情。

 1543819177(1).png

上外图书馆馆藏 杨希钺教授成果


 最后,谈及做研究,杨教授提到,做研究没有资料,就是空口说白话。在八十年代,科技远不及现在发达。查找资料时不能通过电子检索,只能到图书馆相关书架一本一本地人工翻阅,用大量时间查找所需信息。学校图书馆的资料有限,有时他还会专程去北京,到国家图书馆继续逐本查找,将所需资料都复印下来,再千里迢迢背回来。对此,杨教授感慨良多,也表示了对当代上外学子的殷切期望:希望大家能好好利用当今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便利,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出更多更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