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子卿:给你讲一个上外故事

2018年11月19日

全球七强!在第38届国际公共演讲比赛(IPSC)中,经过与来自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英语演讲高手激烈角逐,上外学子熊子卿不负众望,成为全球七强。此前,在第23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中,代表上外出战的熊子卿同学一举夺得全国季军与“最具创意奖”。

熊子卿获第23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季军与“最具创意奖”_副本.jpg

熊子卿早比赛中夺得全国季军与“最具创意奖”

从上外到上海,从全国到全球,熊子卿分享着自己一家三代上外人的故事,带着家人给予的情感温度、精神支持和上外培养的扎实功底、国际视野,一步一个脚印,迈着稳健的步伐自信地走上了一个个更广阔的舞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青年演说者之路。

新时代,一家三代的上外情缘

熊子卿的外婆和母亲均毕业于上外英语专业,可以说,自出生之日起,熊子卿就与上外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岁那年,他第一次来到了离家不远的上外校园。中学时代,他每天上下学都会雷打不动地穿过上外校园。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外婆和母亲是他最好的英语启蒙老师,伴着他开心、用心地学习英语,引导他发展出了对英语的浓厚兴趣。爱上上外,对熊子卿来说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 谈及对上外的爱,熊子卿引用了老舍先生《想北平》里的一段话。对上外的爱,莫可名状,却又日益深厚。因着这份难以言述的深情,选择上外,在熊子卿看来,好像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决定。

熊子卿与外婆、母亲_副本.jpg

熊子卿与外婆和母亲

但其实,选择上外,也是熊子卿承继外婆与母亲的上外人精神,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做出的青春回应。上世纪60年代,熊子卿的外婆就读于上外。那时候,我国的识字率刚过五成,每八个人中只有一个人上得了大学,推动祖国教育事业繁荣发展,是熊子卿的外婆坚定无悔的人生选择。上世纪80年代,熊子卿的母亲来到了上外。那时候,改革开放方兴未艾,亟需懂得国际市场规则的外语人才,以激昂精神投身国际贸易领域,是熊子卿的母亲的毅然选择的人生道路。熊子卿外婆与母亲的选择,是一代代上外人响应时代呼唤、实现时代抱负的缩影。熊子卿深知,自己成长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一个人类科技与思想认识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全球治理面临重大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迫在眉睫的时代。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将个人理想抱负与时代的发展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 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在英语舞台用英语介绍中国故事,这是熊子卿在新时代中作为一名新青年的信念与目标,是支撑熊子卿选择来到上外的核心力量。

在第23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中,熊子卿围绕 “新时代:中国与世界”这一主题,以“我的梦想——在新时代讲述中国故事”为题,分享了自己一家三代上外学子的时代故事,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上外学子走向世界、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信心与决心。最终,熊子卿凭借精彩的表现一举夺得全国季军与“最具创意奖”,并获得了作为中国英语演讲国家队成员参加国际公共演讲比赛的机会。

在第38届国际公共演讲比赛(IPSC)总决赛中,熊子卿围绕“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创造未来”这一主题,以“两个创造的故事”为题,从中国四大发明以及自己一家三代人学英语的经历说起,表达了紧跟时代脉搏,永葆创造活力,开创美好未来的愿景与希望。在该赛事中,来自包括英、美、加、澳等英语为母语国家在内的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英语演讲高手同台竞技。其中,熊子卿不负众望,力战群雄,最终成为全球七强

通过将一家三代的上外故事写进演讲稿,熊子卿挖掘并记录下了自己家庭的独特故事,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认识了自己,坚定了信念。通过将一家三代的上外故事讲给全国观众听、讲给世界听,熊子卿展示了新时代上外人的风采,一步步站上了全球最顶尖的演讲舞台,成为青年演说者全球七强。

 西索梦,书写自己的上外故事

在上外,熊子卿就读于英语学院英语专业,接受严谨的英语专业训练和系统扎实的英语人文教育,在进一步夯实自己的语言技能基础的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人文视野、健全人文知识结构、培养人文情怀和思辨能力。同时,他也是上外卓越学院多语种国别区域实验班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接受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与政治学两大优势学科的跨学科交叉培养,具有跨学科分析的宽广视野,正在为成为一名真正具有全球视野的“多语种+”的区域国别通才而努力奋斗、积累着。

熊子卿在莎士比亚戏剧公演的舞台上_副本.jpg

熊子卿在莎士比亚戏剧公演的舞台上

紧张忙碌的专业课学习之余,熊子卿积极把握机会,热情地投身到上外校园里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快乐地享受着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他是学院学生党建中心的核心力量,负责编辑制作 “英华心泽”学生党建微信公众平台中的“热词英译”板块,将时事政策学习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用英文翻译时政热点,在深入领会时政热点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深刻分析,用地道的英语表达为中国发声。他是学校“思索讲坛”的骨干成员,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道搭建平台,将国内外文史哲艺名家大师请进上外,带动上外学子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慢慢读一本好书,静静听一场讲座,细细了解一个新领域。他是舞台上的戏剧达人,在学院举办的莎士比亚戏剧公演中,以赫米娅之父伊吉斯的身份演绎自己眼中的《仲夏夜之梦》,一段英文、拉丁语、德语、上海方言多语种混搭的创意台词博得全程雷霆掌声。他是球场上的旋风小子,在球场上为体育荣光奔跑叱咤,在球场边为学院荣耀摇旗呐喊,助力学院足球队在今年校长杯足球赛中获得冠军。

新青年,讲好中国故事的上外力量

2017年暑假,熊子卿赴美国乔治城大学交流学习。在那里,他选修了英语演讲课程,从广场舞到共享单车,他在课堂上讲述着自己家乡的故事;他还参观了央视北美分台(CGTN),聆听著名记者王冠讲述他在美国介绍中国故事的经历与感悟。这一切都令他更加充分地领略、更加深入地体悟到了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要义。

2018年暑假,熊子卿作为中国青年的代表参加了由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和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主办的“中美杰出青年培训项目”,赴乔治华盛顿大学访学,期间参观了美国国务院、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半岛电视台北美分台等,与美国的政治、经济、传媒、教育精英人士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在跨文化的沟通中进一步拓宽了国际视野,提升了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熊子卿一直在思考与探索。去年秋天,他作为志愿者接待了来自哈佛大学学生会的代表。作为陪同翻译,熊子卿与哈佛学子共同听课、游览、学习中国文化。期间,一个哈佛学生买来一本《论语》,熊子卿一边翻译,一边向哈佛学生讲着孔子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哈佛学生惊喜地发现,《论语》中的很多思想与自己景仰的价值观是那么的相似。孔子的思想不仅深深烙印在每个国人的心中,更是跨越两千多年的时空距离,在中美两国青年的心中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有感于斯,第23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中,当熊子卿被问及能否推荐一个“中国的哈利·波特”时,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孔子的名字:相比起咒语、化学物质、炼金术式的魔法,中国人更重视灵魂与思想的魔法,而孔子思想对于先辈的传承与自身的创新恰好做到了这一点。回答结束后,评委与观众的掌声与喝彩让熊子卿意识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关键在于挖掘每一个对中国人而言司空见惯的中国故事,利用超越自我、跨越国际的演讲力量把故事讲好。正像是熊子卿从他的演讲恩师顾秋蓓老师身上学到的那样,“Never take anything for granted”,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故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故事,也许身处其中的我们觉得它们司空见惯,但在别人的眼光中这些故事往往独特而有趣,挖掘这些故事,讲好这些故事,每个人都可以借助这些故事传达值得分享的价值与观点。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省不断,思考不懈,探索不停,奋斗不止,传承了上外精神的熊子卿,在新时代的上外书写着自己作为新青年的上外故事。熊子卿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