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是“上海俄文学校”,全称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只存在三年多,人们对她知之甚少,而上外人则必须了解她,敬仰她。上外人的文脉中传承着她的革命基因和光荣传统。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校徽
1949年5月初,忙于准备解放上海的总前委、中共中央华东局领导邓小平、陈毅、粟裕等同志在江苏丹阳县新丰镇(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所在地)召开会议,决定建立“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简称华东革大),学校以中共华东局党校为基础,以山东干部南下纵队渤海区党委的班子为骨干,筹建成立华东革大,任命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宣传部长舒同为华东革大校长。学校的创办是为贯彻党中央关于放手大量吸收青年知识分子的战略决策,为了适应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对干部人才的大量而急切的需要。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7月华东革大在上海招收第一期学员,因没有现成的校舍,应办学之急需就临时借用上海部分高校暑假放假而空置的教室和宿舍,其中有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光华大学,以及四川北路上的复兴中学等。学员必须是高中毕业以上学历,年龄18~25岁。第一期招生4000人。其中就有著名电影导演项堃、温锡莹、张雁等社会名流。
由于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之快,学习时间只能是短暂的。学员入校以后主要学习革命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在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人生观以后,就分配工作,让他们到社会的大课堂、火热的斗争实践中去继续学习成长。
华东革大一期是在上海办的,从第二期开始华东革大搬迁到苏州原华东军政大学校址。第一期学员只学习2个多月就提前毕业了,他们参加了解放大西南、建设东北工业基地、浙江农村的土地改革等工作。第一期学员中有30人留校加强华东革大的教学教务工作。据毕业后留校并参加创建上海俄文学校的上外校友李钟英(原中共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回忆,第一期第一批华东革大学员全部来自旧大学的理工农医应届毕业生,其中有一些中共地下党员,他本人就是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上海解放时新中国尚未成立,为了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需要,一般共产党员身份还处于保密状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为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1950年10月19日学校举行了“共产党公开大会”,公开宣布党的组织和党员名单。
华东革大先后设立三个分校:1949年8月,根据华东局的指示,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筹建一所高等外语学校,迅速培养一批国家急需的俄语人才。在陈毅市长的亲自关怀和指导下,以华东革大第四部为基础,创办华东革大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以下简称“上俄”。华东革大一、二、三部已开设,第四部正在筹建,但尚未开始招生)。任命著名翻译家、时代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管会剧艺室主任姜椿芳为上海俄文学校校长,原来参与筹建华东革大四部的李钟英、王其祥、杜方炯于11月赴上海俄文学校报到,参加上俄的筹建,同时,华东革大调配了原为筹建四部而准备的涂峰(上俄副校长)、金昔明(上俄教务处主任)、张茜(陈毅市长夫人、上俄教育股股长)等数十名南下干部,组成上俄各级领导班子。11月学校正式成立,并于11月23日在上海《解放日报》刊登招生广告,一边进行招生考试,一边招聘俄文教师,并于12月29日录取学生389名。
2011年6月15日,原中共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钟英(中)及其夫人王其祥于北京寓所接待本文作者
1950年1月5日至10日,第一批学生在宝山路上海俄文学校(原暨南大学二院旧址)注册报到。1950年2月学校本部迁至东体育会路(原暨南大学一院旧址,现为上外虹口校区的一部分),这两个校区均为上海沦陷时期的日本人中学校舍,年久失修,多处毁坏。其中虹口校区的玻璃走廊教学楼经修复后成为上俄乃至上外的主要教学楼(90年代初被拆除)。学生入学后住在盖着茅草屋顶、糊着泥巴的竹棚里,透风漏雨,其中两排竹棚在1950年夏天被强台风刮倒,许多学生被安排暂住在两里路之外的原光华大学校舍(今欧阳路法兰桥创意园区),天天风雨无阻,步行来校上课。虹口校区教室总共20来间,课桌椅破烂不堪,规格不一,几百名学生就挤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和自修。没有饭厅,大家打了饭带回教室用膳。大礼堂(实为健身房)里没座椅,大家便席地而坐听报告、开大会。干部的寝室,既作办公室,又作会议室,课桌就是办公桌,椅子不够,大家就坐在床沿开会讨论工作。
1950年2月19日,上海俄文学校开学典礼隆重举行。东体育会路校园内红旗招展,华东革大校长舒同、副校长刘格平等领导一早就来到了上俄,检查开学典礼的准备工作。下午5时许陈毅市长来了,在简单吃了碗面条后开始工作。开学典礼开始了,大礼堂里灯火通明,台上台下摆满桌椅,主席台上陈毅市长、华东革大校长舒同、刘格平,上俄校长姜椿芳、涂峰一一就座,还邀请了苏侨协会会长齐布诺夫斯基、秘书奥柯夫、塔斯社上海分社社长叶夏明,以及时代出版社苏联投资人匝开莫等。台下前二排就坐的有俄文教援吴克元、篑鸿墀、夏仲毅、朱韵清、朱素清以及柯索夫斯基等20多位苏侨教师,阵容庞大严谨,这无疑给首批学生增添了不少的信心。陈毅市长作报告时不用讲稿,声音宏亮,而且也不用话筒,从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从南方到北方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他又特别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他说,“新中国俄语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应去掉单纯的技术观点和雇佣的职业观点。有了正确的观点,学习俄文才有用。用这种语言工具去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服务我们中国的革命建设……”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同年11月,上俄更名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增设英文班,招收英文学员90人(均有英文基础)。1951年2月英文班44名学员组成一支赴朝语文工作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前线,支援朝鲜战场上战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1951年9月20日华东革大附设外文专科学校更名为上海俄文专修学校,次年11月又更名为“上海俄文专科学校”(1956年6月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
华东革大设立的第二个分校是“政治研究院”。院长是中共华东局统战部第一副部长陈同生。学员主要是原华东地区高级教育工作者,如金陵大学校长陈光裕、复旦大学校长章益、大夏大学校长欧元怀,以及宗教界和各民主党派的知名人士;在国民党政府中任职的中高级人员,如“国大代表”邹树元,国民党苏州反省院院长刘云等。
华东革大附设的第三个学校是“工农速成中学”(复旦附中前身)。学员是党政机关和工厂、农村选送的优秀工农分子。他们只念过几年书,甚至没上过学。今天,复旦附中已成为上海名校之一。
1952年12月,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奉命撤消。华东革大历史不长,但对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贡献不小,培养的各类学科人才也不少。原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经济学家)就是革大一期学员。从华东革大走出去当领导、成专家、做将军者为数多多。从1949年7月在上海招收第一期学员起,至1952年第五期学员毕业并撤消,华东革大为新中国培养了15000余名干部(不包括南京、浙江、蚌埠分校)。
华东革大校长舒同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其书采粹百家、端庄凝重,疏散飘逸,自成一体,被誉为“舒体”。延安时期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牌,及校门两边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校训,就是毛泽东推荐舒同书写的。何香凝说过:“国共有两支笔,国民党有于右任,共产党有舒同。我更喜欢舒同。”上海俄文学校创立后,舒同应邀题写“上海俄专”与“上海俄文专修学校”校名,作为时任中共华东局华东文教委员会主任,他也曾为同济大学等沪上多所高校题写过校名。我校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馆名也是舒同亲笔所书。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校长舒同题字的“上海俄专”校名(俄文译为“上海俄文学院”)
1984年12月20日上外迎来35周年校庆,应华东革大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一期学员、上外校长胡孟浩教授之邀,舒同专程从北京来沪参加上外庆典活动,他被邀请坐在校庆大会主席台中央,他的左边是上外老校长姜椿芳(长期担任中共中央编译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之父),右边是中共中央委员、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院士。舒同一行参观了建校35周年发展概况大型展览会和上外校园,为上外取得的新发展而由衷地高兴。
2014年5月25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建校65周年纪念会暨华东革大纪念碑揭幕典礼在复旦大学举行,为纪念华东革大成立65周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现火箭军)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亲笔题写了“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旧址”纪念碑碑名,以期后人铭记华东革大为新中国建立和建设伟业所做之杰出贡献。我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革大附设上海俄文学校)的代表,应邀在纪念会主席台就座并作即席发言,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作者孟庆和,系上外校友会、基金会原秘书长、编审)